最近有个事儿闹得沸沸扬扬的,就是那位大学生胡某,竟然用AI技术盗取了学校里两千多学生的个人信息,还发起了骚扰短信。这事儿一出,可真是让咱们这些普通老百姓都长了见识,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事件回顾:AI技术成“帮凶”,大学生盗取信息发骚扰短信
据公安部网安局透露,这名大学生胡某为了寻求刺激,竟然利用AI技术非法入侵学校系统,盗取了两万余条学生个人信息。他竟然把这些信息用在了一个小程序上,批量注册账户,还将短信验证码篡改为淫秽内容,发送给学生本人,进行短信骚扰。
法律解读:非法获取信息,胡某面临重罚

对于胡某的行为,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游云庭表示,根据最高法和最高检关于办理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案件司法解释,如果获取身份认证信息500组以上,属于情节严重,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获取身份认证信息2500组以上则属于情节特别严重,根据《刑法》第285条可以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游云庭还表示,结合本案来看,胡某的行为已经获取了1万多条信息,虽然他只向其中的两千余名学生发送了骚扰短信,但获取信息数量已经达到了情节特别严重的标准,可能会被判三年以上有期徒刑。
高校处理:开除学籍,胡某前途堪忧

除了面临法律的制裁,胡某在高校的处境也岌岌可危。职业律师李昀锴表示,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五十二条之二,触犯国家法律,构成刑事犯罪的学生学校可以给予开除学籍处分。依据法律条文,高校可以向构成刑事犯罪的学生开除学籍,大概率胡某会被原高校开除学籍,但后续服刑之后胡某还可以参加高考。
国际案例:AI技术滥用,法律亟待完善

其实,胡某的事件并非个例。2024年12月,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兰开斯特郡一所学校就发生了一起利用AI篡改学生照片的恶性事件。两名未成年男性被告使用AI应用程序将数百张学生照片进行篡改为色情画面,受害者总人数达到60人,其中48人为该校学生。
为了应对这一现象,宾州立法机构修改了相关法律条款,明确将AI生成的儿童色情材料列入犯罪范围。根据修订后的法律,持有或散播AI生成的儿童色情内容将构成三级重罪,出于骚扰或恐吓目的散播未成年人色情图像则构成一级轻罪。
反思与启示:加强网络安全意识,共同守护个人信息
胡某的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让我们意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加强网络安全意识,保护好自己的个人信息。同时,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对AI技术的监管,防止其被滥用。
胡某的事件让我们看到了AI技术的双刃剑效应。一方面,AI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另一方面,如果被滥用,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困扰。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好个人信息,让AI技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美好。